工作动态

定海小沙街道向海图强打造海工集群 锚定“长白海工岛” 冲刺产业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5-12 10:01   来源:舟山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定海区小沙街道是舟山老牌的工业重镇,曾经诞生过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对本土经济产生过深远影响。

  迈入奋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征途,小沙街道积极响应“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产业岛群,以长白岛为重点区域,承接新加坡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快辖区制造产业向高端、新型智能转型。

  去年,小沙街道工业产值首破百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市乡镇(街道)前三,正在成为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踏上小沙街道的船舶工业集中地长白岛,厂区里车来车往,机器轰鸣,到处是繁忙的生产景象。

  小岛的东部,坐落着新加坡外资企业中天重工。眼下,企业的机电车间内,4只船用抓斗的下料及制造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该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根据“每月一批次”的节奏,至今年年底将累计完成12批次、48只抓斗的制造任务。

  “智能化抓斗项目是企业发展战略版图的又一块重要拼图,助推企业从传统修造船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型。”中天重工副总经理许朝清介绍道。

  智能化抓斗项目是中天重工与东部重工战略合作的成果,企业也成为东部重工在国内首家战略合作伙伴。由“制造”到“智造”,中天重工以该项目为智能化装备研发的战略支点,在核心技术攻关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构建起连接企业自动化升级需求与智能装备供给的创新桥梁。

  投身绿色修船改革,引领行业新规范,中天重工在推进行业绿色化发展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许朝清告诉记者,针对船壳个别位置因环境局限导致传统机器人无法施展的现实痛点,企业自主研发出特种摇臂式机器人,通过调节摇臂角度,针对性地攻克了“船壳全方位”除锈的技术难题。为助力双碳达标,企业还在省内首次为船东匹配空气润滑系统。

  用于建造维修LNG船的车间已投入使用、2000吨级材料和海工装备码头今年开工建设……长白岛的西南角,另一家外资企业太平洋海工也在酝酿着变革。在承接修船业务的同时,太平洋海工今年把主攻方向瞄准了新造船业务,制定了2025年实现产值增幅50%以上的目标。

  太平洋海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目前手持高附加值海工辅助船订单10余艘,所有新造船订单工期已排至2028年初,新造船业务占比上升至60%左右。

  以长白岛为重心,小沙街道“造大船”雄心初见。去年,太平洋海工“全国首单甲醇双燃料营运集装箱船改装”入选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制度创新成果,获评省级外资研发中心;中天重工获评市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市级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截至今年3月,小沙街道辖区内船舶企业造船手持订单总价值逾3.2亿美元。

  为服务好企业,小沙街道组建专班为企业提供“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精准化服务。“高效破解了太平洋海工、中天重工二期、南北海工等重大项目在政策处理、项目审批、基础配套等方面的卡点问题,三大亿元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小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街道还为长白岛企业引入商业综合体,拟在岛上增设停车位超1000个,解决企业员工住宿、停车需求,同时在本岛区域的长宏国际厂区周边建设集装箱美食城等业态,为工人提供餐饮、娱乐休闲服务。

  去年,定海区与新加坡海事离岸能源工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以共建“长白海工岛”为契机,小沙街道“以商引商”也取得新的突破。数据显示,去年街道新开工亿元以上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项目1个,向周边区块推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实际使用制造业外资超3000万美元,占定海全区的46%。

  今年小沙街道力争在船舶高端装备等产业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紧盯南北海工二期等意向项目,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力争引进或推荐亿元以上船舶上下游产业项目1个,招引税源性企业6家以上,引进制造业外资1500万美元以上。

  “围绕‘制造业外资主战场、乡镇产业主力军’目标,以长白海工岛建设为契机,全力保障相关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小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鑫表示,小沙将沿着“一产调优、二产做强、三产重点突破”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实现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将长白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修造及配套基地,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首页 > 工作动态

定海小沙街道向海图强打造海工集群 锚定“长白海工岛” 冲刺产业新标杆

信息:舟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2 10:01:11

  定海区小沙街道是舟山老牌的工业重镇,曾经诞生过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对本土经济产生过深远影响。

  迈入奋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征途,小沙街道积极响应“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产业岛群,以长白岛为重点区域,承接新加坡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快辖区制造产业向高端、新型智能转型。

  去年,小沙街道工业产值首破百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市乡镇(街道)前三,正在成为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踏上小沙街道的船舶工业集中地长白岛,厂区里车来车往,机器轰鸣,到处是繁忙的生产景象。

  小岛的东部,坐落着新加坡外资企业中天重工。眼下,企业的机电车间内,4只船用抓斗的下料及制造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该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根据“每月一批次”的节奏,至今年年底将累计完成12批次、48只抓斗的制造任务。

  “智能化抓斗项目是企业发展战略版图的又一块重要拼图,助推企业从传统修造船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型。”中天重工副总经理许朝清介绍道。

  智能化抓斗项目是中天重工与东部重工战略合作的成果,企业也成为东部重工在国内首家战略合作伙伴。由“制造”到“智造”,中天重工以该项目为智能化装备研发的战略支点,在核心技术攻关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构建起连接企业自动化升级需求与智能装备供给的创新桥梁。

  投身绿色修船改革,引领行业新规范,中天重工在推进行业绿色化发展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许朝清告诉记者,针对船壳个别位置因环境局限导致传统机器人无法施展的现实痛点,企业自主研发出特种摇臂式机器人,通过调节摇臂角度,针对性地攻克了“船壳全方位”除锈的技术难题。为助力双碳达标,企业还在省内首次为船东匹配空气润滑系统。

  用于建造维修LNG船的车间已投入使用、2000吨级材料和海工装备码头今年开工建设……长白岛的西南角,另一家外资企业太平洋海工也在酝酿着变革。在承接修船业务的同时,太平洋海工今年把主攻方向瞄准了新造船业务,制定了2025年实现产值增幅50%以上的目标。

  太平洋海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目前手持高附加值海工辅助船订单10余艘,所有新造船订单工期已排至2028年初,新造船业务占比上升至60%左右。

  以长白岛为重心,小沙街道“造大船”雄心初见。去年,太平洋海工“全国首单甲醇双燃料营运集装箱船改装”入选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制度创新成果,获评省级外资研发中心;中天重工获评市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市级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截至今年3月,小沙街道辖区内船舶企业造船手持订单总价值逾3.2亿美元。

  为服务好企业,小沙街道组建专班为企业提供“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精准化服务。“高效破解了太平洋海工、中天重工二期、南北海工等重大项目在政策处理、项目审批、基础配套等方面的卡点问题,三大亿元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小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街道还为长白岛企业引入商业综合体,拟在岛上增设停车位超1000个,解决企业员工住宿、停车需求,同时在本岛区域的长宏国际厂区周边建设集装箱美食城等业态,为工人提供餐饮、娱乐休闲服务。

  去年,定海区与新加坡海事离岸能源工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以共建“长白海工岛”为契机,小沙街道“以商引商”也取得新的突破。数据显示,去年街道新开工亿元以上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项目1个,向周边区块推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实际使用制造业外资超3000万美元,占定海全区的46%。

  今年小沙街道力争在船舶高端装备等产业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紧盯南北海工二期等意向项目,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全年力争引进或推荐亿元以上船舶上下游产业项目1个,招引税源性企业6家以上,引进制造业外资1500万美元以上。

  “围绕‘制造业外资主战场、乡镇产业主力军’目标,以长白海工岛建设为契机,全力保障相关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小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鑫表示,小沙将沿着“一产调优、二产做强、三产重点突破”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实现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将长白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修造及配套基地,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